“脑袋富”带来“口袋富”
“产改”密码 打开技术工人共富大门
不久前,乐歌人体工学股份有限公司鄞州经济开发区生产基地的研发骨干刘华收到了逾10万元的股票期权分红;同样通过分红,海曙区金氏实业有限公司模具车间火花机工人韦象去年的收入增加了1.3万余元;在溪口气动行业的不少龙头企业里,许多一线职工的名字写在国家标准和发明专利的第一作者上……随着宁波产改工作进入全域试点和全面深化的攻坚阶段,不少优秀的产业工人更深地感受到由“脑袋富”带来的“口袋富”。
来自市产改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间,42.27万人次职工参与各类技能提升培训,通过绩能并重的多元化评价体制,29.99万名产业工人实现职级晋升。伴随着大批产业工人的成长成才,为他们提供的“一揽子”福利也越来越贴心:我市首创的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工惠保”,总参保人数200多万名,为大批产业工人兜起“安心底”;针对产业工人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仅去年一年间,我市就统筹全市住房、教育等资源配置,增加筹集、盘活租赁住房11万余套,增加学位4万多个;通过一系列线路铺设和优化,产业工人聚居区对接主城区的便捷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在强化党建创新、保障参政议政、评先评优激励、公共服务保障上,我市也不断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据悉,产改落地以来,全市产业工人推优入党人数达到5484名,基层一线人员在各级工会代表、委员、常委中的比例分别升至80%、40%、26%。全市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建制率分别达到91%、92.5%。大批工匠人才从产业一线涌现,去年,我市命名市首席工人100名、技术能手284名、宁波工匠101名、青年工匠300名,遴选浙江工匠75名,“浙江工匠”“宁波工匠”被纳入全市人才分类目录拔尖人才和高级人才序列。
满满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不断激发着一线产业工人的创新力。据宁波市总工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去年以来,仅以产业一线劳模工匠为领衔人的工作室,就取得各项专利1186项,完成技术革新项目3354个,产生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