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政协委员为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海曙区洞桥镇的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作为‘栽树工程’,要多思考如何更好地‘浇水、培土’”“产业技术研究院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才,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工作条件,让他们‘吾心安处是故乡’”……4月23日,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暨委员月谈会,围绕“推进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和发展”主题,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组织委员与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
情况的沟通、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会场气氛极为热烈,一个好话题“吹皱一池春水”,不但政协委员纷纷抢着和相关部门展开恳谈交流,4名旁听群众也聚焦主题、聚焦问题,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协商凝聚共识,协商明晰路径。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一项事关未来、事关全局的“栽树工程”,既要保持“静待花开”的定力,也要展示“只争朝夕”的担当,全力以赴,通过精心谋划、精细管理、精密推进,使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形成共识 下大力气推进“栽树工程”
“对于产业技术研究院,我们投入那么多资源,究竟值不值?”有这样疑问的人,或许不在少数。
“研究院成立前后,政府的投入较大。同时,科技创新规律一定程度上注定了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周期较长。目前,社会上对科技创新和产业研究院缺乏足够的耐心。”
第一个发言的毕东华委员没有套话,开场白直指人们心头的疑问。“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它的发展事关未来、事关全局,将为宁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支撑。”这是毕东华委员深入调研之后的答案。
“海曙区目前已建创新平台25个,集聚高素质人才513名,承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13个,孵化科技型企业23家,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海曙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毕东华委员以海曙区为例,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价值娓娓道来。
“让包容和信任成为共识。”毕东华委员呼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提升区域创新“浓度”等软环境上具有无法量化的优势,要在全社会形成“静待花开”的良好氛围,对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多一些支持、多一份耐心。
陈文辉委员在调研中也发现,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整体上与宁波产业、企业的对接还不够紧密,部分研究院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等等,部分干部对宁波是否要坚持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产生了疑虑和动摇。
“要从战略高度统一对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之路的认识,坚持下大力气‘栽树’。”和毕东华委员一样,陈文辉委员表达了对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坚定信心。
“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着眼于创新链中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既利于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又利于瓶颈性产业技术的攻关,从而加快促进跨界跨层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形成,是支撑宁波国家自创区建设,加快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的关键实招。”陈文辉委员分析,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连接起科技与产业两端,可以最大程度地整合并有效利用科技创新资源。
“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人才等宝贵资源广泛链接和整合的过程。这对于科教资源‘基础差、底子薄’的宁波来说,是一条建设创新型城市、加速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级的必由之路。”陈文辉委员说。鲍吉龙委员对陈文辉委员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说,“产业技术研究院出成效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相关部门要以‘扶上马,送一程,静待花开’的心态给予支持和保障。”
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面向未来的深远之谋,更是面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战略之策。坚持下大力气推进“栽树工程”,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提升管理 真正发挥出“强磁场”作用
坚定不移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共识,如何让他们早日发挥出“强磁场”作用,管理便成为关键。通过有效的分类管理,让这些“名贵树木”快速成长,成为委员们建言献策的中心话题。
目前,全市有71家研究院,引进牵头单位不同,引进主体也比较多样。在管理体制上,委员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制定出台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的建议。
“强调个性为特点,分门别类制定扶持政策。统筹整合市、区县(市)两级资源,根据研究院的定位不同、禀赋不同、体制不同,深化分类分级管理,细化量化考核方案,科学制定量化指标,确保研究院个性化成长发展。”张雨委员建议,要做好奖优惩劣,对达到特定指标的研究院,要加大扶持力度;针对某些与我市发展方向不符以及发展前景堪忧的研究院,要提前谋划退出机制,做好相应处置措施。
“引进模式不同,建设发展必然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以系统思维来谋划研究院的整体发展。”毕东华委员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院,要建立健全绩效分级分类评价机制,在服务管理过程中,允许求同存异,不搞一刀切,根据研究院的不同性质,量身定制服务管理“内容”。“比如,对于企业法人性质的研究院,在加快产业化应用中,思想上能够再解放一些,做到考核要盯紧、过程要放宽。”毕东华委员的这个建议,引得不少委员点头赞许。
“相关政策与共建不协调,导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本部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田欣幸委员认为,我市与名校大院共建研究院,一个重要因素是希望将名校大院本部特色优势科教资源汇聚我市。
现实情况如何?她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市部分科技项目要求申请者“在编在岗”,3315人才工程要求获得者提供“个人收入所得税证明”,这使得高校派遣到研究院的科技人员无法申报我市相关科技人才项目,影响科技人员到宁波发展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本部科教资源向研究院流动。
田欣幸委员为此建议,要编制出台制度顶层引导,落实深化科教改革、放管服等政策,围绕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奖惩激励等重点内容,梳理形成“宁波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制度顶层引导”,为其实施深化改革提供政策遵循。同时,编制出台助力与名校大院共建的产业研究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专门政策。
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数量已经不少,委员们建议,研究院要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以联合研究院等方式建立产业技术研究协同大平台。当落地的产业技术研究平台达到一定规模并成集群发展之时,宁波的创新生态必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协同创新规律主导的创新主体“朋友圈”和创新“磁力场”集聚效应必将进一步显现。
加强保障 创造更好成长环境
产业技术研究院要“开花结果”,需要“浇水”“培土”,为他们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
众多研究院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落户宁波,如何更好地支持研究院建设和发展,有关的政策如何不断完善,要素保障如何不断加强,是摆在我市面前的难题。
“一是研究院类型较多,难以形成统一的支持政策和要素保障;二是部分事业性质的研究院,因没有事业编制名额,阻碍了本部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引进;三是部分研究生院经费的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通过调研,鲍吉龙委员认为,研究院建设和管理属于科技部门管理的范围,但产业技术研究院在落户和落地过程中均涉及场地建设、资金保障、人员安排等各个方面,有必要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协调机制。
鲍吉龙委员建议,一是在建设和发展初期淡化短期绩效考核,建立以扶持为主、能激发研究院活力、有别于常规工作考核和资金使用效率考核的支持政策和考核评估制度;二是随着研究院建设和发展的深入,应允许研究院根据实际变化,灵活调整研究院建设支持资金或创新资金使用计划。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宁波,建设研究院集聚区箭在弦上。即席发言的廖微微委员建议,相关部门要抓紧调研我市近两年引进的研究院在集聚区落地的需求,尽早明确首批入驻研究院。同时,做好空间的适度留白,既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氛围、聚集人气,又要给长远发展留有余地。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要素和决定因素。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到宁波工作和生活,会涉及购房落户、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社保就医等问题。如何让他们觉得“在宁波都挺好”,这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张雨委员在市政协组织的多次走访调研中发现,部分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方面的呼声较为迫切。他认为,要以优化服务为重点,梳理完善政府管理机制。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席会议作用,以科技局为主体,市人才办、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共同发力,强化市、区县(市)联动,细化制定研究院人才子女入学、人员医疗、社保、购房等相关政策,大力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着力解决研究院工作人员生活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
重视转化 为区域经济发展做更大贡献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引进建设,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已逐渐显现出效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通过组织实施“百日百场”院企对接系列活动,发挥宁波科技大市场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联盟“两大平台”力量,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科技成果动态对接机制。2020年累计开展组织各类活动124场,发布成果1070项,达成意向合作协议505项。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一种新的创新载体,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和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时间以及要素的累积,各产业技术研究院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研究院建院时间尚短,无法快速产出产业需要的成果。其次,部分研究院主攻方向和项目布局重点还不够突出,导致无法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另外,部分研究院融入产业不深,与本地企业对接不足,更无法精准进行成果转化以及提升技术服务。”黄晁委员分析。
有的放矢,精准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米”,将科研和产业有效连接起来。黄晁委员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做好需求的精准对接工作。在解决产业链风险点方面,政府应发挥其掌握产业情况的优势以及牵线搭桥的能力,通过产业管理部门进一步厘清我市409个产业链风险点并梳理各研究院优势科研方向及技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分别建立清单,通过清单对接以及技术交叉组合,针对各产业链风险点进行匹配,精准打击、逐步攻克。
研究院具有市场信息丰富、技术人才完备、生产流程熟悉和试验条件优越等特点,如何利用资源红利更好地为企业开展服务。即席发言的张彦委员认为,研究院要有意识地做企业“最佳拍档”,帮助企业攻关前沿技术难题。“落户宁波的研究院里有丰沛的高校资源,以及高端人才,他们可以作为企业的外脑,带来全新的解题方法。”张彦委员现身说法,去年激智科技和兵科院宁波分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他们技术储备的支持下,帮助激智科技完成材料耐候性方面的研发。他建议,以研究院为媒介,整合人才服务清单以及企业技术需求清单,促成双方“联姻”,实现人才成果转化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张彦委员还建议,构建1+N的研究院网络服务体系,共享技术和交易平台。研究院的测试平台和研发设备可以为行业企业提供共享服务。在组建研究院联盟基础上,建设线上线下技术交易平台,为企业成果转移和转化提供信息发布、咨询辅导等服务。
这次月谈会,既是一次凝聚共识、增进合力的会议,也是一次委员深入调研、建言资政的会议,更是一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重大战略深化落实的会议。市政协主席徐宇宁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栽树工程”,勤浇水、施好肥、松松土,使树苗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连片成林。市政协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出力助推,为“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政协智慧和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