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宁波制造业激荡高质量发展时代序曲
发布时间: 2021-05-19
浏览次数: 1159


集聚澎湃动力

宁波制造业激荡高质量发展时代序曲




新发展格局下,强大的制造业实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驱动。作为宁波最靓丽的名片之一,制造业是宁波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宁波激荡高质量发展时代序曲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宁波新兴产业的加速崛起,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以及研发创新、企业培育、园区建设的加速助力,宁波制造业正蹄疾步稳,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17887.1亿元、4042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30%与56.9%;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24.2%,比2015年提高4.7个百分点,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实现利润总额1552.7亿元,比2015年增长106.1%。


新动能势头强劲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合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190.9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5.6%,高于规上平均0.4个百分点。其中,宁波绿色石化、汽车实现总产值3142.1亿元、2556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7.1%、116.2%。


“今年3月,我们年产8000吨LCP树脂项目已在芯港小镇开工,预计明年6月便可投产。”聚嘉新材料总经理王阳告诉记者,届时,聚嘉新材料在宁波的LCP树脂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万吨,是目前全球市场总供应量的40倍。

这还不是聚焦新材料的全部实力。隔着甬江向北远眺,位于镇海的甬川聚嘉二期项目也已启动,预计将于2022年6月底前全面投产。待二期项目全部投产后,甬川聚嘉将形成年产300万平方米薄膜、3600吨LCP改性树脂、3000吨LCP纤维、500万平方米LCP纤维布以及100吨LCP微粉的综合产能,预计年产值可达到1亿元。

从2017年单枪匹马在宁波参加全球新材料大赛,到如今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王阳的经历是宁波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缩影。如今,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新赛道,宁波正奋起直追,不断抢抓高质量发展新风口。

在麟沣医疗科技产业园,包括健世生物、胜杰康、华科润等在内的23个项目估值已超过100亿元,即将利剑出鞘;在南大光电,其自主研发的ArF光刻胶成功通过客户实用认证,成为国内通过产品验证的首只国产ArF光刻胶产品;在吉利汽车,该企业培育的全新智能纯电品牌“极氪”不久前发布了首款纯电轿跑——极氪001,它将代表宁波制造加速驶入新能源赛道……

这些“新势力”犹如春天播下的种子,正在四明大地不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助力宁波制造业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9.7%、57.9%与53.9%,比2015年分别提高7个百分点、20.9个百分点以及8.5个百分点。

其中,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312.3亿元,比2015年增长72.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产值1025.2亿元,比2015年增长169.2%。

“在抢抓新风口的同时,我们正通过补链、强链、延链,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融合,如今的制造业竞争,已由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链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如何打造标志性的产业链,已成为宁波全面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的关键。

去年,我市已吹响打造十大标志性优势产业链的“冲锋号”,化工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等产业链呼之欲出。与此同时,我市稳步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以及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加速迈进。


智造引领新风尚 传统制造加速转型



“按照计划,我们将与宁波联通一道,在姜山、滨海等地打造5G全连接智能工厂,建设5G数字化车间,探索和试点包括MEC、数据采集、实时控制、视觉检测、智能运维、智能物流的针对性较强的5G应用场景。”乐歌股份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该企业将打造以“未来工厂”为标杆、以“5G+工业互联网”试点为引领、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企业,全面推动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自今年3月得力与宁波移动、中兴通讯成功签约,决定打造“5G+未来工厂”以来,宁波制造业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未来工厂”建设浪潮。

短短两个多月,宁波移动已分别与得力、宁水集团、吉德电器、东海集团等12家企业签署“未来工厂”合作协议;宁波联通与乐歌、金山双鹿、兴利模具、狮丹努等5家企业成功牵手,5月还将与12家企业完成签约;宁波电信也正快马加鞭,接连与5家企业开展合作。

其中,金山双鹿和宁波联通牵手后,将着力打造超大带宽、超低延时、先进可靠的精品网络,完成MEC边缘云计算系统部署,实现生产车间设备的数据采集,用“5G+未来工厂”打造全球最大碱性电池生产基地。

吉德电器将利用5G技术、边缘计算、云安全、区块链、机器视觉等新能力,实现企业信息可视、状态可控、消控无忧,打造“5G+未来工厂”。力争通过不断降本增效,提升精益生产水平,为企业数字转型插上5G的翅膀,打造家电行业最具影响力的5G示范标杆。

从单个工位的机器换人到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从单个智能车间到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如今,“未来工厂”正迈着昂扬的步伐朝我们大踏步走来。

“随着人工成本地不断增长,人工效率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变得越发迫切。”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制造已是一道生存题、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事实上,早在2016年,我市就以智能制造为抓手,启动了三年技术大改造,那次大改造覆盖了我市绝大多数的规上工业企业。

目前,我市已有794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项目8761个。“十三五”期间,宁波通过“点线面”分层级推进智能化改造示范,在“点”上推进“机器换人”,累计在役工业机器人达到12584台;在“线”上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生产线研制,已成功研制并推广应用了轴承智能磨装检测等15条智能化成套装备生产线;在“面”上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2017年至2019年,竣工投产的智能化(自动化)改造项目共5450个,累计建设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超100个。

随着数字化改革以及“未来工厂”行动的不断深入,宁波的“点线面”也有了新的内涵。“点”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建设“未来工厂”;“线”就是以行业为主体,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就是协同行业,依托产业大脑,形成制造业产业生态。


研发创新育新机 企业梯队培育显成效




日前,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微晶3D系统,成功参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能够参与“国之重器”升天,离不开该企业不断地研发创新,通过专注3D显示技术,大力钻研前沿技术,维真显示每年R&D占比已超过60%。

作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研发创新一直是宁波制造业聚焦的重点之一。在宁波,维真显示借助研发创实现阔步发展的故事并非个例。数据显示,去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16%,比2015年提高0.72个百分点;有R&D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达3832家;实现新产品产值6191.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34.6%,比2015年提高5.2个百分点。

在加码研发创新的同时,宁波正通过园区建设,助力企业加速成长。“目前,我们的产线已进入设备调试的尾声阶段,预计年底完成调试。”几天前,宁波安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管朱俊辉向记者展示了该企业未来在甬的发展蓝图:一期光刻胶去除剂等高端微电子材料设计年产能3500吨;二期以研发、仓储为主,预计今年8月底完成主体结构。

作为我市集成电路“一园三基地”中的重要一环,芯港小镇是宁波重点打造的集成电路制造与材料基地。随着安集微电子等一批企业入驻,芯港小镇已逐渐形成“芯”火燎原之势。

除了安集微电子、锦越新材料、南大光电,园区内的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特种工艺芯片N2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中。目前,“芯港小镇”已累计落户集成电路产业项目28个,涵盖芯片制造、关键材料、设计、封测、平台、应用等全产业链,总投资超150亿元。宁波北仑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借此列入浙江省第二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

在宁波,越来越多的“芯港小镇”正挑起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宁波软件园、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宁波华为鲲鹏生态产业园、余姚机器人智谷小镇、宁波杭州湾汽车智创小镇、江北膜幻动力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园的加速推进,正为宁波加速集聚动能。

在加快园区建设的同时,我市企业培育呈现新局面。2020年,全市累计拥有规上工业企业8405家,比2015年增加1142家,其中,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23家,比2015年增加13家,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制造业集团2家,比2015年增加2家。

累计拥有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18家,比2015年增加2家。累计拥有国内外制造业上市企业91家,比2015年增加39家。累计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5家,占全国总量比重接近8%,数量居国内城市首位;累计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省“雄鹰”培育企业21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培育企业)140家。

蓝图绘就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的目标,宁波制造业将继续稳中求进,砥砺前行。